中國華潤大廈開發商
華潤春筍大廈租賃中心
出租面積200-5000㎡
出租價格300-600元/㎡
物業管理費50元/㎡
區域南山后海
城市關聯:定義一個的都市座標
中國華潤大廈基地遵循了總體規劃設計的原則:中軸線北側則坐落著一個2000平方米的公園。為了增加基地地下層的日照,塔樓和公園由一個下沉廣場連接,橫向上將開放空間擴展到塔樓;縱向上則與建筑底部相呼應。 東西軸線東側的低層楔形玻璃結構是華潤博物館,形態和體量設計較為低矮,為連接總部大廈與萬象匯的藝術空間**海港視野。
中國華潤大廈所處的后海填海區本身屬于深圳灣中部,又與深圳灣體育中心一街之隔,憑借著灣區景觀資源與“海景跑道”的區域優勢,華潤集團也正式成為深圳西部的中心。縱觀全球灣區項目,這樣的運動休閑配套對于辦公物業是極度稀有的。南山區委也因此建議由華潤集團牽頭對標美國芝加哥千禧公園、墨爾本等國際灣區規劃理念,綜合提升后海片區的整體。
穩定與生長,超高層建筑的動態形象
從建筑造型上看,華潤總部大廈這次采用了幾何上的圓形。設定邊界是一個構筑物的關鍵要素,圓形是一個基礎的“穩態”,漸漸收緊形成曲面的塔樓底部和頂部,將大廈的輪廓線地融入周圍建筑和街道環境之中。穩中有動的圓錐形弧形體量,其實靈感來源于不斷生長的春筍。如果說‘春筍’所承擔的責任是集中社會資本和維系集體記憶,那么其設計概念上需要突破的就是“集中”與“生長”的隱含對立。對于而言,無論花朵的綻放,暴風雨的來襲,竹子的生機與堅韌,這些自然界中簡單卻充滿邏輯的幾何形態終將發展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春筍”矗立在總平面周圍低層建筑之間,其比例和高度隱喻著華潤中心將成為該區域未來發展的中心。這類集中式的平面布局也與大型國企所需承擔的穩重、包容的社會形象一致。
空間導向的結構設計
為了充分展現的意圖,工程學及美學之間恰如其分的配合也顯得格外重要。為確保建筑整體的邏輯性和靈活性,70層的塔樓共被一系列優雅的空中大堂劃分為5個自主區域。一層大堂部分貫穿首層和B1M層形成罕見的18米挑高“雙大堂”設計,不僅分流,還能解除高峰時期的空間壓抑感。低區的空中大堂位于25層和25層夾層可通過B1夾層和首層大堂的雙層電梯到達,并可直27層達餐廳層。中高區的空中大堂位于49層,主要服務高區辦公的員工。高區的空中大堂位于66層頂層,可通過64層的空中大堂接待層的電梯到達或通過樓層北側貫穿三層中庭的裝飾景觀樓梯到達。因其高于地面331.5m,上部為柵格結構的塔尖,擁有360度全景景觀,也可作為宴會廳接待使用。
“管中管”結構框架概念使弧狀尖頂形態得以實施。塔樓的外墻裝飾條設計優雅,提供了部分的重力支撐,鋼結構密柱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結構系統,實現塔樓簡約輕盈的建學。與傳統的組合材料巨型立柱和稀柱框架相比,這一結構系統在垂直力傳導方面更加,適用于建筑的修長造型,有效提高了項目的成本效益、并且縮短了施工周期。標準層56處纖細的外框結構柱設于平面外沿,以流暢的弧線結合幕墻于頂部匯聚形成水晶型頂蓋,不僅創造出無柱的室內空間,還提高了平面使用效率和室內布置的靈活性。 局部搭建的越層旋轉樓梯可打通零散的空間,滿足企業多元辦公的需求。 塔樓因地處深圳沿海地區,環境具有較大的腐蝕性,為了減少所需承擔的維護,延長使用壽命,選用了耐蝕性良好的不銹鋼。
項目名稱:中國華潤大廈
建筑功能:辦公
建筑高度:392.5m
建筑面積:267732
開發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KPF事務所
建筑全程設計:CCDI悉地國際
設計總負責:莊葵、張立、張璐
:奧雅納工程顧問,CCDI悉地國際
機電:Parsons Brinckerhoff Consultants Private Limited,CCDI悉地國際
總承包商: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中國華潤大廈竣工在即!近400米“春筍”晉升后海新地標
中國華潤大廈遠景
中國華潤大廈項目選址于后海企業總部云集的核心區域,以392.5米的建筑總高成為該區,以及第三高。該大廈由KPF建筑事務所和多家國際團隊攜手,共同打造了包括華潤集團總部在內的旗艦辦公物業,將于近期完工。
灣畔高樓加上有如“春筍”般自下而上在塔尖聚攏的流線型外觀,象征春筍節節攀升的無限生命力,使得中國華潤大廈成為城市天際線的新焦點。
外觀設計
中國華潤大廈的外筒框架圍繞了56根纖細垂直鋼柱,并覆以單元式玻璃幕墻。在建筑露出地面的圓塔底部和塔尖部分框架則采用斜交網絡,用以鞏固結構。同樣的幾何線條也在大廈入口處橫向延伸,形成造型特的波浪折線雨棚,讓抵達建筑的來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圓潤挺拔的建筑型廓,矗立于灣畔,寫照蒸蒸日上,不斷精進突破的進取精神。
塔尖效果圖
得益于以上核心筒結構體系和外層鋼柱框架的配合,中國華潤大廈內部形成了驚艷的‘無柱’空間。空間環形分布在電梯間和設備用房四周,不受多余結構所掣肘。
室內布局
從大廈已對外開放的展示中心可以看到,公共辦公區和員工休憩區沿著玻璃幕墻,自然光得以360度無阻地充溢室內空間的同時,辦公人員可欣賞到“四重景觀”,分別對應灣一線濱海、海濱長廊、人才公園和高爾夫球的大片綠植,強調了辦公舒適度以及人員之間的互動。
展廳
而較為重視私密性的空間,如會議室、行政辦公室等則分布于正方形核心筒的四周。環形的空間沒有劃分走廊過道,而是充分利用無柱無墻體的開放平面,讓使用者靈活布置空間。
展示中心上下打通的樓板以回旋樓梯連接,在靠窗位置形成了特的‘半中庭’空間。訪客站于樓梯之上可包覽室外‘海天一線’的景觀。所有室內元素如家具、燈軌、拉門、地面材質等均采用曲線設計,使空間過渡自然。在強調空間靈活性之余,更形成與整體建筑語言相符的視覺體系。
公共空間
該建筑的垂直交通將由57臺高速電梯運行,并在25樓以及49樓設空中大堂實現分流。其中大堂部分貫穿首層和B1M層,形成罕見的18米挑高“雙大堂”設計,解除高峰時期的空間壓抑感。B1M層更連接室外下沉廣場,將建筑空間延展至戶外休閑空間。廣場上的綠植為商務人士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區域,同時也呼應了建筑本身“低碳、低能耗”的設計原則。
二、項目信息
項目位置:位于中國,深圳市,南山后海總部基地,臨近科苑南路與海德三道,
開發商:華潤置地(深圳)有限公司
總建筑面積:267389.00平米
辦公建筑面積:206250.00平米
建筑高度: 高392.50m,
樓層:地上66層,地下5層,
標準層面積:低區4300 ,高區3200
層高:4.5米 凈高3.00米
物業管理: 華潤置地物業
電梯:57部進口日立電梯 ,VIP電梯2部、分區電梯32部、穿梭梯11部、轉換梯3部、貨運/消防電梯11部
幕墻系統:單元式玻璃幕墻
網絡:光纖入戶
網絡地板:24mm架空網絡地板
大堂高度:16.6米
大堂面積:1836平
空調系統:VAV中央空調系統
停車位:2113個停車位
車位費:暫時未定 (預計1000元/月,固定1500元/月)
容積率:24.60
綠化率:32.00%
出租樓層:出租樓層2--46層,49--66層華潤公司自用
出租面積段: 整層3200平到4300平 客戶可分1000平起,世界500強企業500平起,預約租賃
交樓標準:網絡地板+天花吊頂+新風系統
交樓時間:2018年8月 (現全面預約租賃)
使用率:65%
出租價格:300--500元 /月/(含稅),均價400元 /月/
物業費:55元 /月/ (包含空調費)

中國華潤大廈 地標建筑 標志
中國華潤大廈所處的后海金融總部基地,是灣的核心區域。而灣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海岸線之一,將依托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方面的政策支持,獲得更為深遠的發展前景。
一、樓盤參數
1、地面積約:49800平
2、建筑面積:585980平
3、建筑高度:398.5米
4、樓盤層數:地上66層,地下5層
5、標 準 層:2486平
6、樓盤層高:4.5米,凈高3米
7、停 車 位:731個,月卡1000元/月
8、物業管理:華潤物業
9、大堂高度:18米,4、24、48層為避難層,層高9米

中國華潤大廈竣工在即!近400米“春筍”晉升后海新地標
中國華潤大廈遠景
中國華潤大廈項目選址于后海企業總部的核心區域,以392.5米的建筑總高成為該區,以及第三高。該大廈由KPF建筑事務所和多家國際團隊攜手,共同打造了包括華潤集團總部在內的旗艦辦公物業,將于近期完工。
灣畔高樓加上有如“春筍”般自下而上在塔尖聚攏的流線型外觀,象征春筍節節攀升的無限生命力,使得中國華潤大廈成為城市天際線的新焦點。以下為新公開的航拍視頻:
外觀設計
中國華潤大廈的外筒框架圍繞了56根纖細垂直鋼柱,并覆以單元式玻璃幕墻。在建筑露出地面的圓塔底部和塔尖部分框架則采用斜交網絡,用以鞏固結構。同樣的幾何線條也在大廈處橫向延伸,形成造型特的波浪折線雨棚,讓抵達建筑的來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圓潤挺拔的建筑型廓,矗立于灣畔,寫照蒸蒸日上,不斷精進突破的進取精神。
塔尖效果圖
得益于以上核心筒結構體系和外層鋼柱框架的配合,中國華潤大廈內部形成了驚艷的‘無柱’空間。空間環形分布在電梯間和設備用房四周,不受多余結構所掣肘。
室內布局
從大廈已對外開放的展示中心可以看到,公共辦公區和員工休憩區沿著玻璃幕墻,自然光得以360度無阻地充溢室內空間的同時,辦公人員可欣賞到“四重景觀”,分別對應灣一線濱海、海濱長廊、人才公園和高爾夫球的大片綠植,強調了辦公舒適度以及人員之間的互動。
展廳
而較為重視私密性的空間,如會議室、行政辦公室等則分布于正方形核心筒的四周。環形的空間沒有劃分走廊過道,而是充分利用無柱無墻體的開放平面,讓使用者靈活布置空間。
展示中心上下打通的樓板以回旋樓梯連接,在靠窗位置形成了特的‘半中庭’空間。訪客站于樓梯之上可包覽室外‘海天一線’的景觀。所有室內元素如家具、燈軌、拉門、地面材質等均采用曲線設計,使空間過渡自然。在強調空間靈活性之余,更形成與整體建筑語言相符的視覺體系。
公共空間
該建筑的垂直交通將由57臺高速電梯運行,并在25樓以及49樓設空中大堂實現分流。其中大堂部分貫穿首層和B1M層,形成罕見的18米挑高“雙大堂”設計,解除高峰時期的空間壓抑感。B1M層更連接室外下沉廣場,將建筑空間延展至戶外休閑空間。廣場上的綠植為商務人士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區域,同時也呼應了建筑本身“低碳、低能耗”的設計原則。

中國華潤大廈由美國KPF建筑事務所傾力打造,地處深圳后海金融總部基地核心地段。大廈在結構設計中采用斜交網格猶如“筍”的生長結構,與華潤Logo中的“人”字形暗合,其特的圓筒外形宛如一只秀麗挺拔的“春筍”。
外觀設計
中國華潤大廈“春筍”,外飾56根纖細鋼柱,整個建筑流線型的外觀,自下而上向塔尖聚攏,形成風華圓潤的“春筍”造型,象征節節攀升的無限生命力,寓意著進取、突破與無限生長,寫照深圳蓬勃向上的城市態勢。同時,外圓內方的形制,將東方文化中“天地乾坤、方圓規矩、剛柔并濟”之精髓融入建筑靈魂,構筑一幅“天、地、人”和諧共處的時代商務新象。
功能與美學的平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國華潤大廈的設計靈感源自于富有東方詩意的“春筍”,仿佛大地自由生長出來的“春筍”。建筑作為藝術之巔,其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的設計及技藝的高超,還展現了一個特藝術作品的理性與感性之大美。
功能與美學是建筑設計中無法避免的兩大因素,再偉大的也不例外,中超高層建筑的設計中,建筑的外觀形態的設計不僅僅影響到玻璃幕墻的構造,同時還關系到承重結構的受力系統。
在構思建筑外觀的時候,不僅僅要符合當代的國際審美,還要避免風效應及地震的影響,當然,還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如何做到節能省材,這對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建筑設計,往往體現的是藝術與自然中復雜關系的極簡、抽象的表達,詮釋的不僅僅是的意志,還有時代的精神。在一個舍棄表象而追求設計本質的當代,設計的純粹性尤顯得重要。
“春筍”既是一種自然形態,又是一種藝術行為,體現了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其簡潔而富有詩意的建筑構造,展現了建筑與地域文脈的微妙關系,清新自然,淡雅寫意。
結構設計
建筑外形如一件雕塑,56根外部細柱從底部的斜肋構架延伸,以流暢弧線在頂部匯聚形成水晶型頂蓋。為了充分展現的意圖,奧雅納設計了鋼結構密柱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結構系統,未設結構加強層,以此追求塔樓簡約輕盈的美感。
與傳統的組合材料巨型立柱和稀柱框架相比,這一結構系統在垂直力傳導方面更加,適用于建筑的修長造型,提高了項目的成本效益、并且縮短了施工周期。經過嚴格的抗震設計和評審,這也是國內將這一結構體系應用于超高層建筑。
中國華潤大廈由美國KPF建筑事務所傾力打造,地處深圳后海金融總部基地核心地段。大廈在結構設計中采用斜交網格猶如“筍”的生長結構,與華潤Logo中的“人”字形暗合,其特的圓筒外形宛如一只秀麗挺拔的“春筍”。
外觀設計
中國華潤大廈“春筍”,外飾56根纖細鋼柱,整個建筑流線型的外觀,自下而上向塔尖聚攏,形成風華圓潤的“春筍”造型,象征節節攀升的無限生命力,寓意著進取、突破與無限生長,寫照深圳蓬勃向上的城市態勢。同時,外圓內方的形制,將東方文化中“天地乾坤、方圓規矩、剛柔并濟”之精髓融入建筑靈魂,構筑一幅“天、地、人”和諧共處的時代商務新象。
功能與美學的平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國華潤大廈的設計靈感源自于富有東方詩意的“春筍”,仿佛大地自由生長出來的“春筍”。建筑作為藝術之巔,其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的設計及技藝的高超,還展現了一個特藝術作品的理性與感性之大美。
功能與美學是建筑設計中無法避免的兩大因素,再偉大的也不例外,中超高層建筑的設計中,建筑的外觀形態的設計不僅僅影響到玻璃幕墻的構造,同時還關系到承重結構的受力系統。
在構思建筑外觀的時候,不僅僅要符合當代的國際審美,還要避免風效應及地震的影響,當然,還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如何做到節能省材,這對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建筑設計,往往體現的是藝術與自然中復雜關系的極簡、抽象的表達,詮釋的不僅僅是的意志,還有時代的精神。在一個舍棄表象而追求設計本質的當代,設計的純粹性尤顯得重要。
“春筍”既是一種自然形態,又是一種藝術行為,體現了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其簡潔而富有詩意的建筑構造,展現了建筑與地域文脈的微妙關系,清新自然,淡雅寫意。
結構設計
建筑外形如一件雕塑,56根外部細柱從底部的斜肋構架延伸,以流暢弧線在頂部匯聚形成水晶型頂蓋。為了充分展現的意圖,奧雅納設計了鋼結構密柱框架和混凝土核心筒的結構系統,未設結構加強層,以此追求塔樓簡約輕盈的美感。
與傳統的組合材料巨型立柱和稀柱框架相比,這一結構系統在垂直力傳導方面更加,適用于建筑的修長造型,提高了項目的成本效益、并且縮短了施工周期。經過嚴格的抗震設計和評審,這也是國內將這一結構體系應用于超高層建筑。
http://www.hcxyzd.cn